(资料图)
“我们采取以创促管、以创促治、以创促融、以创促建的四条措施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加快成势。”5月22日,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“五区共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专场上,甘孜州政府副州长何小平表示。
何小平介绍,在生态保护方面,甘孜颁布实施四川省首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——《甘孜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》,出台森林资源管控“四个最严”制度,切实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。严格落实四级河湖长制、林长制、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,织密水生态、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大网,全州生态环境逐年向好,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21年保持“双增长”,总量居全省第一。建设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81个、5.53万平方公里,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第一。
目前,甘孜州成立以州委、州政府主要领导任“双组长”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,编制《甘孜藏族自治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规划(2018-2030年)》,州级和18个县(市)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核。围绕6大领域10大任务43项创建指标,进一步细化“施工图”和“任务书”,真正做到干有抓手、做有方向、奔有目标。
同时,面对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,甘孜州结合“美丽四川·宜居乡村”建设,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,县乡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全部建成,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实现从“有”到“优”转变。今年1-4月,全州PM2.5平均浓度8.4微克/立方米,保持全省“最低值”。
何小平介绍,甘孜州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方向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清洁能源、文化旅游、高原特色农牧业融合发展,加快释放溢出效应。“生态+旅游”方面,加大“十一环十骨干”精品旅游线路推广力度,倾力打造“国道317高原丝路文化走廊”,推出“丝路甘孜·川西秘境”系列主题活动,今年“五一”期间全州接待游客108.35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.91亿元,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53.87%、153.94%。“生态+能源”方面,草原上面建光伏电站、下面种牧草的“牧光互补”模式,目前建成投运清洁能源装机1715万千瓦,增加牧草产量的同时改善草原生态,生态富民效益逐步显现。
据统计,近年来,甘孜州设置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重点项目41项、提质增效项目93项,计划投资239.67亿元。截至目前,累计投入资金215.21亿元、实施项目112个。
关键词: